.

小巷深处响惊雷寻访沙市区青杨巷革命遗

02:10

年3月,党组织派方与钜到沙市从事革命活动,建立起最早的中共沙市支部,这成为鄂西农民起义的指挥中心。位于沙市区中山路19-5号的青杨巷18号革命遗址,是当时中共秘密联络点和党员、积极分子的培训基地,为中共江陵县委所领导的三湖地区抗日游击队输送过大量抗日骨干。

近日,全媒体记者报道团来到青杨巷18号革命遗址,寻访这个小巷深处的红色指挥部。

往昔——抗日救亡如火如荼

在高楼林立、繁华喧嚣的中山路北侧,一座历经百年风霜的小楼静静矗立,外墙上一块“青杨巷18号革命遗址”的牌匾,让这栋不起眼的小楼显得非同凡响。

“青杨巷18号革命遗址”牌匾

轻轻推开木门,明亮的光线从天井上方倾洒而下。天井正前方为大堂,二楼北侧为革命先驱钱瑛的住处。一张矮床,一副蚊帐,一张方桌,两把椅子,静静摆放于此。老屋内的武器展厅,可见大刀、梭镖、长矛、土铳等革命时期使用的器具,它们是生产工具,也是战斗武器。

抗战初期,中共沙市支部曾在此举办过4期党员训练班。以此为为据点,学生们曾走上中山路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对沙市地区抗日救亡运动起到推动作用。这里门前曾公开悬挂“沙市阵地文化服务处”的匾牌,并举行过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等活动。“听老一辈人说,那段时期,时常有年轻人在此出入,他们白天走上街头发传单、演话剧,晚上回到青阳巷18号开会、学习。”沙市区健康巷社区党委书记代晶介绍。

据史料记载,青杨巷18号旧址原是中共地下党员郑静的私人住宅。19世纪30年代,沙市爱国商人黄炳荣为支持共产党的地下联络工作,在荆州码头沿中山路买下一批住宅和商铺,青杨巷18号就在其中。

年7月,时任湘鄂西区党委书记钱瑛来到这里指挥革命。年5月,接替钱瑛出任湘鄂西区党委书记的何功伟居住于此,针对抗战形势作出安排,指派曾惇接替魏西出任江陵中心县委书记,将枝江百里洲的2个党支部和1个党小组划归江陵领导。年,面对当时复杂的党内外革命形势,湘鄂西区区委组织部部长兼军委书记蔡书彬等人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布置中共党员及积极分子的撤退事宜,指导根据地的开辟工作。

缅怀——革命先驱不畏艰险

从青杨巷18号迸出的红色火苗迅速在荆楚大地蔓延,一批共产党员从这里出发,为荆州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彭祥麟就是其中一位。

年,还在上学的彭祥麟从宜昌回到家乡沙市,辗转来到青阳巷18号,找到了王干青教员,以“树人小学”校长的身份作掩护,积极组织荆州、沙市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年7月,彭祥麟因出众的工作才能被任命为江陵县委组织部部长,通过组织“清救会”“抗日救国团”等群众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开辟了荆州历史上第一个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三湖抗日根据地。

年,彭祥麟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国民党军官凌兆辉“惜才”,企图以同学的名义劝降,彭祥麟大气凛然:“你寅时放我,卯时我就干共产党,重组江陵抗日游击队!”凌兆辉恼羞成怒,命人在新厂附近一个竹林里将彭祥麟杀害。

青杨巷18号的红色种子在烈火与鲜血中顽强生根,倔强发芽。

那段岁月,爱国商人黄炳荣也在为支持革命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时,日寇逮捕了7名疑似共产党员。黄炳荣多方斡旋,以他们是沙市打包厂工人为由,将着7人全部救出,还从监狱中营救出一名叫李炳兰的共产党员……

这些感人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口口相传。

接续——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烽烟散尽,如今的青杨巷18号,已成为人们重温革命历史的教育基地。

历经沧桑的小楼静静矗立

“前几天,我们组织支部党员、‘两新’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前来开展“寻访红色足迹重温激情岁月”党史学习教育,大家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代晶说。

历史沧桑,烟雨茫茫。作为荆州抗战史的见证,青杨巷18号永远定格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空,但是,作为永恒的精神丰碑,中山路19-5号继往开来地传承了它的红色基因。从这里,走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代表——“沙市老姨妈”,那份热心快肠,跨越了烽火与和平。

如今,沙市区积极弘扬“沙市老姨妈精神”,建立区志愿者协会、街道分会、社区服务队三级网络,吸纳党员志愿者人,主动对接群众需求,开展点亮“微心愿”、关爱孤儿“春芽行动”、女童保护等志愿服务项目,沙市区党员志愿服务“三为”(为老为小为社会)品牌不断擦亮,涌现出全国最美志愿者彭国珍、“中国好人”“举牌爷爷”汪长荣、“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姜素平等一大批优秀党员志愿者。

这些革命先辈的事迹和名字,值得人们永远铭记,而用饱满的热情继续传承先辈们的红色基因,将是对那些曾在青杨巷18号奋战过的革命志士最好的纪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