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窝楼始建于唐,闻名于宋,历代屡建屡废,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珍贵的诗词歌赋。自后周显德五年(年)正月,赵匡胤率领禁军攻克楚州(今淮安)时下榻于此。到宋建隆元年(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此处因是宋太祖下榻之处,龙窝楼遂被定名,该巷也被正式定名为龙窝巷。
其遗址的墙基有多块铭文砖,这都是宋代烧造的见证物。墙基上的宋代铭文砖不仅有地方州、府、军、县烧造,而且还有军队、官署参与烧造。从生产地域上划分,南到江西上饶市,北至江苏连云港市,东到上海市,西至安徽淮南市,可谓地域广袤,种类繁杂。
这些宋代铭文砖烧制质量堪称一流,历经多年风雨剥蚀,仍然没有风化,光洁如初。其体现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价值、观赏价值十分珍贵,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龙窝楼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宋代池州概况
宋代池州地图宋代池州属江南东路,辖贵池县、清阳县、铜陵县、建德县、石埭县、东流县、永丰监。
□池州都统司铭文砖长:38cm宽:19.1cm高:7.1cm重:7.7kg
池州都统司
南宋初年,池州驻扎御前诸军,为10支御前诸军之一。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年),刘光世罢职,其部署被改编为“池州、太平州驻扎御前诸军”,置司池州,称“池州都统司”。是建康都统司、镇江都统司、鄂州都统司之后第四个设立的都统司机构。
□池州都统司铭文砖长:38cm宽:19.1cm高:7.1cm重:7.7kg
绍兴十二年(年),宋廷令李显忠退闲,改命王进任“池州、太平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正式成为一支御前诸军。
□池州都统司铭文砖长:38cm宽:19.1cm高:7.1cm重:7.7kg
后来,宋廷又下令改称“池州驻扎御前诸军”。宋孝宗乾道九年(年),规定池州都统司编额人数为1.2万人。
《夷坚志》中相关记载
□宋·洪迈《夷坚三志辛·池口镇牛》宋·洪迈《夷坚三志辛·池口镇牛》一文中有池州地区造砖的介绍,“池州池口镇皆诸军分屯列营,前军寨据黄龙冈,作窰烧制砖瓦,豢牛两头,以供踏坏之用。”
踏坏[tàhuài]:做砖坯的泥须经反复踩踏以使黏稠,这一工艺过程称踏坯。
□前军铭文砖长:38cm宽:19.1cm高:7.3cm重:7.9kg
□池州造砖运往楚州线路图南宋初年,南宋与金国以淮河为界,彼时淮河沿线共有八座城市,其中大部分城市在淮河以北,唯楚州城在淮河以南,属南宋。
因楚州是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之所,如若失守,金人即可沿京杭运河直达南宋首都——杭州。故南宋举全国之力,烧造城砖运达楚州,以加固城防。
□青阳县铭文砖长:38cm宽:19.1cm高:7.1cm重:7.6kg
楚州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南宋初年,曾被金国反复占领达七次之多。
第一次〓建炎三年(年)二月初一日,金左副元帅宗维之兵入侵楚州,守臣朱琳降。约一个月,金人退走。
第二次〓建炎四年(年),金达兰与乌珠先后围攻楚州,镇抚使赵立坚守孤城百余日后,于九月二十九日城陷。绍兴元年(年)夏四月初九日收复。此次金人占领楚州城共一百八十八天。
第三次〓绍兴四年(年)九月,金兵与伪齐联合入寇,二十六日渡淮,知楚州樊序弃城走。十二月二十六日,金人退师。此次金人占领楚州整三个月。
第四次〓绍兴十一年(年),秦桧等为谋议和,计夺三大将兵权,旋即统韩世忠兵还镇江,遂使金人复陷楚州。后因和议成,楚州复归宋有。此次金人入侵占楚州约一个月。
第五次〓绍兴三十一年(年),金主亮统兵六十万大举入侵。十月十七日,宋失楚州,十二月初八日收复。此次金人占领楚州达五十一天。
第六次〓隆兴二年(年),金人分道南侵。十一月渡淮,知楚州魏胜战死,刘宝弃楚州遁,州遂陷。乾道元年(年)四月,楚州复归宋有。此次金人占领楚州将近五个月。
第七次〓开禧二年(年)冬十月,金以宋渝盟为辞,分道来侵,遂围楚州。十二月,宋诺议和条件,金人退师,历时五十三天。
□池州东流县铭文砖拓片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主席蒋一安收藏
□池州青阳县铭文砖拓片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主席蒋一安收藏
以上内容摘自:
《宋史》《续资治通鉴·宋纪》《夷坚志》《乾道内外大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