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区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茶旅融合皖游快讯

1.黄山区:坚持绿色发展加快茶旅融合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山区汤口镇背靠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全镇85%以上的镇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旅游业是汤口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汤口镇依托本土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

美化环境探索生态旅游。

作为黄山毛峰的主产地之一,茶产业是汤口的第二支柱产业。“目前全镇茶叶生产面积.7公顷,年产量吨左右,总产值多万元,境内有年产值百万元以上茶叶加工企业8家。”汤口镇农技站站长孙志强说道。

优质的茶园生态是发展旅游的必要条件,有着“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特殊气候与茶园绿色防控的双重加持,加之在不影响茶叶生长的前提下,近年来谋划实施了茶园旅游步道、景观改造、生态公厕、美化绿化等基础设施,茶园形成了良好的生态资源,并与本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积极打造红色研学、农事体验旅游目的地。

企业发展助力茶旅融合。

“从年我们开始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同本地农户合作,签订购销合同,每年给他们提供有机肥,除草时节提供工人或者工时费,同等价格情况下还会优先收购脱贫户的茶叶。”莫问茶号负责人说道,“此外,我们有自己的茶园、品茶室、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还有客房、古法制茶体验馆等,茶博物馆就坐落于新国线换乘中心,不少游客表示在这里体验感很好。”

与此同时,耕香园茶旅融合项目也于今年建成并投入运营,溪竹山居、黄山云上、隐溪逸舍等一批精品民宿也将茶文化融入到民宿发展中,游客们在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中去享受那份淡泊与宁静。这些企业是汤口茶产业的延伸,更是茶旅融合新发展的缩影。

打造品牌发挥集聚效应。

为了进一步弘扬茶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做好“旅游+”文章,提升汤口黄山毛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汤口以茶为媒、以节会友、以茶引商,连续两年举办了黄山毛峰文化节暨斗茶大赛活动。“今年借助斗茶大赛的契机还创新开展了‘黄山门户·魅力汤口’摄影大赛活动,鼓励广大摄影爱好者记录、传播茶旅文化。”汤口镇党委委员陈朝奎说道。

此外,汤口还培育创建了“徽亼山”自主品牌,成立了茶企联盟,同本地茶企一起以茶叶等主导农特产品为主,积极制作研发中高端茶叶伴手礼等茶旅文创产品。

旅游产业是主导、茶产业是基石、文化是灵魂内涵,而茶旅融合便是将三者有机统一的纽带和桥梁。下一步,汤口镇将继续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同时立足本地实际,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步伐,让茶香四溢、韵满汤口,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来源:中安在线)

2.巢湖姥山岛科技馆建成开馆

近日,位于国家4A级景区巢湖姥山岛景区的巢湖姥山岛科技馆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开馆迎客。

巢湖姥山岛科技馆位于巢湖姥山岛虎塘旁边,由安徽磬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投资打造的省内首家景区文旅科技体验项目,馆内包含飞越巢湖——全景3D梦立方、网红灯光打卡地星空馆、互动竞技单车喷泉等游乐项目,成为广大游客游玩姥山岛景区的打卡地。

姥山岛科技馆坚持办馆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力求打造成展示巢湖姥山岛景区新形象的一个景点、一张新名片。(来源:中安在线)

3.百花齐放春满园!青阳县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今年国庆假期,青阳旅游市场火爆,成为颇受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区域市民青睐的网红旅游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83.48万人次,同比上升8.6%;实现旅游收入.15万元,同比上升8.1%。

旅游市场的火爆得益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青阳县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更新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青阳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依托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阳县积极丰富和拓展旅游业态,推动旅游由传统的观光游向体验、休闲游等多样化转变,全面提供乡村度假、农事体验、生态观光等多样化旅游服务供游客选择,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让短程游、周边游、自驾游游客在青阳流连忘返。

陵阳镇是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境内自然风光优美,每年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创作采风,年被《大众摄影》授予全国第二家“摄影小镇”。依托“摄影小镇”品牌影响力和优质的资源,陵阳镇推动“旅游+摄影”产业融合发展,成功打造“陵阳锅子百家宴”“陵阳镇七夕游园会”和“《大众摄影》摄影小镇——陵阳摄影大展”三大活动,探索出一条推动摄影产业发展、助力地方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特色之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让游客在旅游时感受到青阳灿烂的非遗文化,也让非遗成为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和价值的支点,青阳县结合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心设计推出“非遗研学之旅”“非遗体验之旅”等特色“旅游+非遗”路线,涵盖了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多个门类,涉及到国家级非遗青阳腔,省级非遗青阳农民画、生漆夹贮技艺、九华玉骨绢扇、朱备木榨油等多个非遗项目。

青阳县文旅局局长江家云表示:“近年来,青阳推进实施‘旅游+’战略,进一步优化业态布局,积极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旅游,创新发展‘旅游+非遗’‘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摄影’等一系列产业融合业态,促进旅游与大健康、文化、体育、摄影等多业融合、互促发展,形成‘旅游+’融合发展局面。”

在九子岩景区,山下的“三线下地”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在景区索道上站,新建的旅游回廊正在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10月底就将投入使用,届时,不但景区山下拥有完备的旅游服务设施,游客在山上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旅游服务,同时九子岩景区还打通了天华峰与狮子峰的大循环,将天华峰与九子岩连接,串点成线。这是青阳县不断优化完善旅游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阳全面促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高标准编制旅游风景道体系规划,串联旅游吸引物,优化城市绿道、骑行专线、旅游栈道、登山步道、慢行系统、交通驿站、观景平台等旅游休闲设施布局,规范设置全域旅游全景图、旅游核心吸引物导览图,完善主要景区景点、重点旅游乡镇交通标识牌。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优化完善旅游服务的同时,青阳县在做大做强青阳特色优势,在旅游创新发展上求突破,进一步优化业态布局,积极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业态。加强乡村民宿和自驾车营地建设,打造非遗研学基地和红色文化游览地,加强民俗观赏、农耕体验等业态打造,满足不同需求。健全“一部手机游青阳”平台功能,完善县山重要景区、节点、游客集散中心、服务中心全域旅游导览图和标牌设置,实现市山县智慧旅游数据信息共建共享,全方位、多样化提供旅游公共服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开展一体化旅游营销推介,积极举办“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四季花节、自驾游等系列旅游活动,办好“朱备年货节”“陵阳锅子百家宴”等特色活动,提升县山旅游人气,带火旅游经济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单一的景点打造,到串联打造大旅游模式,青阳县坚持景城联动、县山一体发展理念,推动从九华山景区孤岛化发展走向全域多点开花,从传统门票经济走向二次消费延伸,以旅游风景道贯通大愿文化园、茶溪小镇、九子岩、德懋堂、九华后海等环山延伸节点,解决“旅游飞地”问题;以景区标准打造城市花海、芙蓉湖湿地公园、四馆一中心等城市设施,填补青阳城市旅游发展洼地,推动青阳旅游发展“从山上走向山下”。规划联动、营销联动、产业联动、服务联动、治理联动“五个联动”的深入推进,建立起青阳县、九华山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下一步,青阳县将推进环九华山休闲养生度假基地建设,突出休闲、养生、度假三大主题,继续包装编制精品旅游项目,加大招商选资,借智借资发展青阳旅游,构筑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农业、体育、商贸等产业融合。”青阳县文旅局局长江家云表示。(来源:池州文化旅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