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基层共青团的十大关系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64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运用了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也正是在这一年,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做好共青团的工作,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要始终学习党的工作方法,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团的工作顺应时代发展,保持生机活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新的成就。

基层共青团是团的组织和工作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团开展一切工作的“一线堡垒”,是团联系广大青年的“直接纽带”,是团保持鲜活生命力和青春朝气的“元气所在”。团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共青团工作的主战场在基层。身处基层团组织,身为基层团干部,我们要善于洞察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形势变化,善于发现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各种矛盾,善于处理共青团工作的各类关系,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以清晰的思路、正确的方法推动工作取得最大、最好的成效。一直以来,青阳共青团积极地思考和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探索县级及以下共青团工作的内在规律。针对探索的经验,我们进行了认识上的整理,总结归纳为基层共青团的十大关系。

一、党和团的关系

《党章》在第十章中专门用一部分,阐明了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其核心要义有两个方面:其一,党是共青团的领导者。团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团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进。其二,团的工作就是党的工作。党通过团吸引、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身处基层,正确认识党和团的关系,就是要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坚决落实党的部署、善于争取党的支持,当好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青年生力军和后备军。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对团组织是殷切关怀的,我们开展工作要有底气,主动作为、大胆实践。有的基层团干部喜欢妄自菲薄,认为基层共青团一无实权、二无资源、三无具体的工作任务,部门是弱势部门、自己是“单位新兵”,平时单位主要领导的精力都花在抓发展、抓项目、抓业务上,不会重视和关心团的工作,于是不敢和党组织汇报工作、争取支持,怕这怕那,瞻前顾后,导致工作停滞不前、成效甚微。这其实是严重的“主观臆断”错误,实际上基层的党组织对团的工作都很重视和关心。比如,很多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会经常和团县委沟通交流团的工作,都明确表示会在经费资源等方面给予共青团充分保障,会给予团更大的工作施展空间。所以越是在基层,共青团越要经常性地、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工作,越是要大胆地、创新地施展我们的才华,要认识到党的殷切关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坚强保障,敢于、善于开展基层团的工作。

第二,是充分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对团组织是寄予厚望的,我们开展工作要有志气,有所作为、不负众望。党对团是充满期待的。许多基层团组织工作做得不好,很多时候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降低了标杆,或者认为没有硬性的要求工作得过且过,或者认为团在经济社会发展或者单位的核心工作中难以发挥中坚作用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或者把“四缺”问题当借口遇到困难“退避三舍”。基层共青团普遍力量薄弱,怎样做让党组织满意的共青团,就是要在各种复杂局面和问题交织的情况下,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创新创造,尽最大的能力有所作为。即使短时间难以做出惊天动地、独当一面的工作业绩,但是我们也要展现出党旗所指、团旗所向的毅然决心,展现团对广大青年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展现出团干部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热爱学习、干净纯粹、务实求真的工作状态,展现出能把工作做好的志气。这是党组织对团组织最大的期待。比如今年以来,青阳团县委围绕疫情下的志愿服务、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虽然力量还很细微,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但县委主要领导就在县级大会上对共青团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行了肯定和表扬,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鼓励。

二、团与青年的关系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和生命线,青年路线就是团的根本路线和生命线,团做青年工作也就是在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如何辩证地看待团与青年的关系,就是要看到青年对于团来说,既是团的工作对象,也是共青团的根之所系、生命力之所在;团对于青年来说,既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更是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在基层,怎样处理好团与青年的关系,开展好青年工作,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以下三个问题中寻找答案。

第一个问题,基层的青年分布在哪里?经常听到基层特别是乡镇和村两级的团干部说,基层已经看不到年轻人了。青年到底都去哪儿了?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化趋势和经济发展引发的青年区域和职业流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向大城市聚集。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和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出现和发展,青年分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认真分析、梳理和发现。我们认为,目前基层的青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按职业划分,有机关青年、学生、创业青年、就业相对集中行业企业青年等。二是按活动频率划分,有网络青年、协会会员、青年志愿者等。三是按爱好特长划分,有青年摄影家、文艺青年等。四是按特殊身份划分,有“洄游”青年、贫困家庭青年、待就业青年等。了解了青年的类别和分布,我们才能针对性地加强联系。

第二个问题,怎样与基层的青年取得联系、打成一片?许多基层团组织反映,即使知道了青年的分布,但不知道怎样与各青年群体取得联系、打通最后一公里。这一方面,青阳共青团近两年一直在探索加强与青年联系的有效渠道,可以引为借鉴。一是主动上门“听声音”。以联系“快递外卖小哥”这一群体为例,最初缺乏沟通渠道,我们通过查阅网络招聘信息最基本的方式,电话联络、自报家门,主动拜访美团、“四通一达”等快递外卖公司,专题调研了解小哥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并通过打造快递外卖小哥青春加油站等工作,让小哥们对共青团有了亲切感。二是服务青年“解难题”。以联系青年企业家为例,遭受新冠肺炎影响,今年很多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遇到困难,团县委联合县农商行实施“青创贷”创业扶持项目,为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企业提供最优惠的贷款政策,着力解决青年融资困难,短时间就有近百名青年创客主动向团县委寻求帮助。三是组织活动“搭平台”。以联系新兴领域青年为例,我们主动在抖音、直播平台、网络等领域与青年取得联系,组织新兴领域青年开展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芙蓉湖青年论坛等活动,拍摄青春MV,让一批新兴领域青年与共青团交了朋友。

第三个问题,怎样最大程度地团结、组织好广大的青年?共青团做青年工作的最重要内容,在于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之中。怎样凝聚、组织、引导好广大青年,关键在于共青团要掌握正确的、灵活的、青年接受的工作方法,让广大青年主动跟随共青团的步伐。一是要坦诚交心知道青年“想什么”。要充分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以青阳县供电公司团委为例,公司团委常态化与青年职工谈心交流,组织青年开展兴趣爱好小组活动,青年职工就愿意凝聚在团委周围参加团的活动,团委工作也就有声有色、青春洋溢。二是要换位思考知道青年“要什么”。要让青年在团的工作和活动中找到获得感,才能与青年建立长久的联系,否则就是在透支与青年的感情。获得感是什么,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可以是心理等方面的满足。以联系青年志愿者这一群体为例,青阳共青团除了在各项志愿服务等志愿典型推荐方面予以精神上的鼓励,我们还通过打造雷锋超市,策划“筑梦雷锋月植树我先行”等主题活动,努力让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有更多的收获。三是要善于动员组织青年“干什么”。要善于将广大青年从工作对象变为工作力量,让青年成为基层各项工作的生力军,而且青年也确实能够在各项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疫情下,青阳团县委组织余名志愿者,参与社区联防、路段执勤、商超督导、物资募集等工作,成为了疫情防控中全县人民可信赖的重要力量。

三、团与团干部、团员的关系

团干部和团员,构成了最广大的团组织。团的工作好不好,实际上就是看团干部和团员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在“7.2”重要讲话中提出,团的干部队伍建设要严,团员队伍建设也要严。越是在基层,团干部对于团的工作影响越大,团员也愈加集中,越是要抓好团的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建设。而且抓好了团干部和团员队伍,某种程度上就是抓好了基层团的工作。

第一,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是要提升团干部的主业意识。团的组织越往基层力量越薄弱,越是依靠团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说的重一点,基层共青团的千秋大业和千万干系往往就系于团干几个、甚至是书记一人。团干部的态度好、能力强,团的工作就推动有力、成效显著。反之,就会组织涣散、工作停滞。现在基层团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团干部把团当跳板、当镀金,整天关心的不是谁的工作成效更好,关心的却是哪个团干转岗更快、哪个领导是从团的岗位成长起来。有的团干部把团当平台、当过渡,认为在团的岗位干不了几年,没有把团的工作当做一项长远事业来思考和谋划。有的团干部把团当兼职、当任务,认为团的工作仅仅是党组织交办工作的一项工作,甚至是最不重要的一项工作,满足于完成基本任务、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更谈不上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团干部把团当闲职、图快活,觉得团的工作轻松、压力小,心思根本就不在工作上。这些都是团干部主业意识不强的体现,有了这些问题又怎么能做好团的工作。我们认为,基层团的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对团干部的履职情况继续严格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也要在日常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