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装换农装长海造花海人民资讯

白癜风会诊活动 https://m.39.net/news/a_5778539.html
「本文来源:新华社」视频加载中...新华社合肥9月30日电(记者林翔马姝瑞)“此心未与年俱老,犹解逢花眼暂开。”郑长海悄声念叨着,荷锄远眺。傍晚的风,一遍遍抚过面前的千亩金银花海。这里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杜村乡五阳村的金银花渡项目基地,夹道欢迎的金银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朝天吐蕊,白的清丽,黄的高贵;一蒂二花,娇俏妩媚,绽放得热烈奔放。五阳村金银花渡项目基地中拍摄的金银花。新华社记者韩旭摄“可别小瞧它,花如其名,浑身是宝!”漫步在田埂上,郑长海打开了话匣子。年出生的郑长海曾是池州市贵池区人武部部长。去年4月10日,他正式退休。“上午脱下军装,下午便来到了九华山脚下的五阳村报到。送别时,领导嘱咐我,要把这里当作人生新的‘战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回忆说。年初,池州军分区党委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当了30年的兵,郑长海干什么都冲在第一线,这次也不例外。退休不“退役”,郑长海接过“军令状”,戎装换农装,当起了驻村帮扶的“排头兵”。金银花甘寒清热,是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而今广泛用于制作化妆品、饮品等。经过反复的探索和试验,郑长海最终把金银花锁定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金银花的花期是每年的5月至10月,待到第四年盛花期,每亩预计收成70公斤干花,亩均收益将近1.4万元。”郑长海的“师傅”、池州市五阳花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负责人袁启东说。带着村民在花田里干农活,郑长海拿出了在部队作战训练的劲头。农用打药机的发动机时常发生电路短路,郑长海得知后,便请教专家,结合部队抗洪使用的冲锋舟发动机原理,“嫁接”到农机上进行维修和改良。“现在他们打药都喊我。”郑长海自豪地说。“家中近三亩地都流转了,我们夫妻就在基地干干栽种、除草的农活。”70岁的五阳村村民钱立安一提起金银花项目,就难掩心中喜悦,“不到半年功夫,我和老伴挣了快两万元,最多时一个月就挣了七八千元。”五阳村村民在金银花渡项目基地中除草。新华社记者韩旭摄截至9月,金银花渡项目累计带动村民就业创收55万元,带动机械性用工约40人。预计明年,在持续两月有余的采摘期中,每天用工需求将多达五六百人。回想驻村以来克服的种种艰难,郑长海坦言“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几次关键时刻,军分区党委领导始终站在身后,协调池州市科技局找专家、出主意,动员退伍军人创办的企业投资入股……不仅为乡村振兴的事业提气,也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底气。走进郑长海简陋的住所,桌上一本《金银花标准化生产与加工一学就会》已经翻得卷起了边。“创业必须很专业,即使老了也得从零学起、终身学习。”他说。郑长海在位于五阳村的池州军分区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前留影。新华社记者韩旭摄“要让更多的退役军人像郑长海一样,把爱党报国、爱民为民、攻坚克难的军人特质带到乡村振兴的事业里,在农村这片沃土开辟另一条人生战壕。”池州军分区党委书记、大校政委宋怀金说,他表示,下一步,军分区还将探索以郑长海为榜样,鼓励退伍军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兴业之才”。(视频记者:戴威韩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