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出自柳宗元《梓人传》,即有能力的人自然就会被提升为领导职位,而庸俗的人只能被淘汰!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出台,释放出“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的明确信号,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根本目的是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以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因此,党员干部要从大局出发,自觉遵循《规定》的各项要求,正确看待和积极适应“能上能下”的新常态,在“能上能下”的动态起伏中履职尽责,干事创业。
认识《规定》背景和意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迫切需要组织部门把队伍管严管实、建好建强,从而激发好、保护好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而《规定》就是要以高标准严要求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激励全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规定》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作为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争做奋发有为者,深刻理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实含义。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更多的实干家、行动派,每位党员干部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何种姿态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只有广大党员干部主动知《规定》然,其磅礴生命力才能得以彰显。
认识《规定》变化和要求,转变思想,泰然处之。能上能下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一个组织保持良好运行的常态。此次《规定》将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由10条修订扩充为15条,明确了“上与下”准绳,为干部能上能下提供具体操作指南。对于少部分习惯“慵懒”的领导干部而言,《规定》无疑是一剂“清醒针”。然而长期以来,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一般不会下降,较全面的上下机制没有形成。如果不担当不作为现象问责不够,容易导致“干与不干差不多、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错误思想成为默许,潜移默化影响党员干部成长,尤其不利于年轻干部发展与进步。为此组织部门要做好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理解支持“能下”是激活队伍生机、促进担当作为的必然要求。对“上”“下”干部,都要把关,助力其良性生长。作为党员干部一份子,理解《规定》大义、深意是职责本分,更应恪尽职守,起好带头示范,彰显干部担当作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得到激励和褒奖,让推诿扯皮不想干事“躺平”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有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能力。
认识《规定》贯彻和落实,知晓其义,生命力在于执行。若制度只是停留在墙上、口头上,不具体落实、落地,执行缺乏生命力,再好的制度也如浮云般。组织部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好深入细致思想工作,对于“下”来的干部,“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做好跟踪管理,待其改变作风、表现突出,可以再次让其“上”,展现《规定》的生命力。当干部出现“苗头”问题倾向时,要及时谈话、诫勉等,帮助干部认清问题、改正错误,纠正其方向。组织部门要强化全周期管理,把推进能上能下与选拔任用、日常监督、班子换届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工作平稳有序。只有不折不扣执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大力彰显担当作为、严厉治理庸懒,才能更好确保干部德配位、行配位。
《规定》亮出用人标尺,涵养用人生态,广大党员干部把握“三点认识”、转变思想、昂扬姿态、砥砺奋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来源/作者: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选调生金永生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