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家长必须告诉孩子的故事范仲淹划粥断齑

范仲淹,一个名垂千古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安邦济世、勇于革新。他不仅以忠诚报国之心令人景仰,而且以发奋苦读的经历令人肃然起敬。范仲淹的故事“划粥断齑”更是表达了他的学习精神,告诉了我们成才的不二法门:刻苦读书学习。

范仲淹,字希文,出生于苏州吴县。他的父亲范墉,博学而善文,曾经历任多地节度掌书记。可惜的是,范仲淹仅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们孤苦伶仃,母亲谢氏更是年轻无依。为了生计,谢氏改嫁了祖籍淄州长山县的朱文翰,继父为范仲淹改名为朱说。

安乡位于洞庭湖畔,是范仲淹度过他的童年时光的地方。在那里,他受到了继父朱文翰的养育和教导,如同亲生儿子一般,朱文翰对他满怀期望,希望他成为一名伟大的人才。在洞庭湖的涛声光影里,范仲淹开启了他苦读的生涯,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然而,继父固然对范仲淹视若己出,但毕竟这是一家重新组合的家庭,他的继父本已有了许多儿女,难免在感情上产生一些莫名的疏离和隔阂。这些疏离和隔阂常常在生活中体现出来,让范仲淹和他的母亲感到寄人篱下的无奈和愁绪。加上生活上的贫困窘迫,童蒙至青年时期的范仲淹备尝攻苦食淡的艰辛。

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让范仲淹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意志,磨炼了他的性格。在学习上,他更是刻苦钻研,不断追求进步。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伟大的人才。

于是,范仲淹在洞庭湖畔,开始了他艰辛的求学之路,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他都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刻苦、奋斗和拼搏,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苦读的励志故事,比如战国时期苏秦“悬梁刺股”,汉代匡衡“凿壁偷光”,以及晋代孙康“映雪囊萤”。这些故事一直以来都感动和激励着读书人,流传千古不衰。范仲淹也是一个苦读的典范,他从小就热爱书本,持之以恒,特别是在多次搬迁的青少年时期,每到一处,都会留下感人肺腑的刻苦读书的故事。

范仲淹在湖南安乡读书时,曾就读于当地的兴国观,他自律自觉,勤奋刻苦。宋朝人任友龙在《澧州范文正公读书堂记》中提到:“初时,文正公(范仲淹)年幼且贫苦,随母从家庭改组后投奔朱家,居住在安乡。他曾在老朱家里读书,那里是兴国观,范公(范仲淹)在那里,无论寒暑,都不知疲倦。”当时,范仲淹只有七岁左右,他不仅聪明绝顶,而且具有极强的耐苦能力,这为他以后更加努力读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为了纪念范仲淹,安乡人民在他读书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读书台,并刻有诗句:“荒台夜夜芭蕉雨,野沼年年翰墨香”。这个诗意清新优美的诗句,“书台夜雨”,使得年少的范仲淹苦读的场景,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范仲淹在安乡之后,随着继父的职位变动,先后流落池州(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淄州(今山东淄博市)等地。在池州,他在州治的东青阳县长山读书。因为他读书于此,后人将长山改名为“读山”。虽然继父是官员,但并不显要,家庭收入微薄,加上家庭人口众多、负担沉重,使范仲淹的生活相当艰难。然而,他专心致志地学习,并不在意生活上的困难。

随着他学识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范仲淹开始自觉锤炼自己的意志,由“要我读书”变成了“我要读书”,逐渐确立了独具特色的人格。即便生活十分艰苦,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吃着劣质的食物,他仍然坚持学习。当时,朱文翰调任淄州长史后,范仲淹回到继父的故乡淄州长山县。他在县南的长白山醴泉寺潜心读书,生活更加困苦。

据《墨客挥犀》一书记载,四十多年后,范仲淹曾与彭乘、李丁两位后生进士交谈时说:“……旧日某修学时,最为贫寒,与刘某同住长白山僧舍,每天只煮两升粟米,做成一碗粥,放置冷却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再加上一点腌菜和酱菜末,半杯醋和少量盐,加热拌匀成粥,这样苦读了三年。”范仲淹在醴泉寺的僧舍里读书,每天只煮两升粟米,冷却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然后加入一点腌菜和酱菜末,半杯醋和少量盐,加热拌匀成粥,如此苦读了三年。这就是范仲淹“划粥断齑”的典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004.html